当前位置:首页>>实践创新>>正文

建立科学考核的长效机制 陕西省党建研究会副会长、陕西省委组织部原巡视员、省考核办原副主任 王德民

 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,在我省建立和推行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制度,使之不断走向规范化、系统化、科学化,逐步形成以科学考核推动科学发展的制度保证和长效机制,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、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,是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陕西讲话精神和中央“一意见、三办法”,总结三年来的考核实践经验,努力提高考核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所在。当下,建立以促进科学发展为根本目的,以年度目标责任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、党风廉政建设三位一体考核为基本格局,以考核干部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能力状况为重点内容,形成思路清晰、布局明确、重点突出、特色鲜明、操作规范,便捷高效的考核制度,构建有机联系、相互配套、有效运用、持久稳健的考核评价机制,已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努力目标。从我省实践和长远发展需要看,要真正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,使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,富裕三秦百姓,建设西部强省的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,建立健全以下六个方面的机制十分重要。
一是建立健全考核的目标任务机制。合理制定目标任务和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考核的第一导向。目标任务的制定,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,充分体现不同层次、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的发展功能与特点,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,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呼声。目标任务的提出要依据可靠、程序规范、结构合理、重点突出、特色显明、权重公平、协调配套、便于操作。要既注重考核经济发展的速度,更注重考核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质量;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,更注重考核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、保障和改善民生、履行和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责任等实际成效;既注重考核发展指标,又注重考核控制指标;既注重考核已经取得的显绩,又注重考核利长远、打基础的潜绩;既考虑全面发展,又注重经济、文化、科教等强省指标的发展。市区 “五大指标”的设定,要研究不同区域、不同层次、不同类型对象考核指标设置的合理性,根据资源禀赋、基础条件、地域特征、区域功能、发展潜力等情况的不同,合理设置关中、陕南、陕北各市区的考核指标及权重分值,形成既符合客观实际、又刚性化的可操作的指标体系。省直部门主要看职能作用的发挥和服务中心、服务基层的情况。制定目标任务要准确把握年度空间,实事求是设定指标,防止“低定高超”,不能让“跳起来摘桃子”的老实人吃亏。审核指标,首先是以当年省委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为主要依据;其次是看上年和前几年实际完成的基础,鼓励每年有积极的推进与合理的增幅;再就是要与全国同行业横向比较,努力争先创新多贡献。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考实为主,全面客观公正。对领导干部的考核,要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目的,既看勤政,又看廉政和德政。领导干部既要述职述廉,又要述效。对领导干部个人目标任务完成和工作实绩考核,可试行过失扣分的办法,增强操作性和针对性。要按照中央新的年度考核办法的要求,完善市(区)和省直部门指标配套分解,做到目标明确,逐级分解,责任到人,岗责配套。
二是建立健全考核的评价标准机制。建立与时俱进的评价标准体系,是衡量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标尺,是精细化、标准化、集约化管理的必然要求。只有目标任务体系而没有评价标准体系的考核是盲目的、残缺不全的考核。要认真学习研究和吸收消化中央考核《意见》中的新思想、新观点、新理念、新要求;认真吸收消化中央考核《意见》中体现科学公正考核评价的新内容、新维度、新标准和新评价点,明确引领考核的新境界、新视角、新标尺、新导向。全省宏观的评价点和考核标准,就是要实现治懒、治庸、治散,实现各行各业科学和谐发展,把富民强省的年度阶段目标变为现实,在全国敢于争创一流。要下功夫研究各类专项指标考核的衡量标准、认定依据以及考量计算的正确方法,研究对本体指标如何考准、考实。定量指标的考核要注意质量,定性指标的考核要把握评价要点。制定专项指标的评价标准要左右权衡、上下衔接。干部的考核要细化出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的具体考核标准。要按照中央考核《意见》的要求,注重对领导班子的工作思路、工作基础、精力投入、作风转变、效能提升、制度完善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,突出对领导科学发展实践中创造精神、创新能力和创业成效的考核,突出对各领域综合改革效益和长远效益的考核。制定“五大指标”中发展指标的考核标准和计算办法,要尽量综合考虑增幅、增量及人均值、难易度、贡献度等各方面的因素。对人口资源、社会保障、节能减排、环境保护、安全生产、社会稳定、党风廉政、群众满意度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,要由职能部门根据当年实际,认真研究提出体现科学发展的操作便捷的评价标准和考量计算方法,提出体现拉开档次的评价点和评价刻度。班子队伍建设方面共性指标的考核评价,要注意不同考核对象的特殊性、差异性。要与时俱进,不断完善和采用新的评价维度,拓展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的新的评价要点,善于吸收借鉴东、中部地区专项指标的考核评价标准与方法,形成陕西独特的评价标准体系平台,构建共性要求与岗位职责特殊要求相统一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,增强评价的全面性、系统性、准确性和导向性,为科学准确考核评价班子和干部工作实绩提供科学化、规范化的依据。
三是建立健全考核的方式方法机制。这是关系考核目标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。首先,抓好平时考核,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。对于被考核单位来说,平时考核主要是按时有序抓好工作落实,做好监督检查,实行月报告、季通报、半年检查小结或观摩分析点评,记好专项指标和工作考核台帐,搞好年度自查总结,实行专项指标完成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。全省主要是建立专项指标档案、信息库和门户台帐,开展工作检查和专项调查,收集积累好专项指标管理、巡视组巡视、督查工作、经济责任审计、民主生活会、述职述廉述效、个别谈话询访、廉政建设、突发事件处理等重要信息和基础性资料,尤其注意对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、完成重大任务和涉及个人利益时干部的表现等情况的收集积累,为年终考核全面评价分析提供依据。其次,不断完善考核制度。每年的考核办法、配套文件及实施方案,要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、新特点和省委的新部署、新要求,认真组织修改完善,不断调研和总结探索,真正做到有的放矢、简便易行、务实管用。第三,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。实行量化考核,把定量分析作为重要手段运用到考核的各个环节,采用纵横比较和看人均等方法不断优化、改进有关重要指标的量化评价方法;对不可量化指标、共性指标和整体工作情况,要结合可量化内容综合进行定性分析考核,着重对完成目标任务的速度、质量、效益、成本、廉洁度等评价要点进行考评分析。在年终考核的综合分析环节,一定要对被考核单位全面履行职能、完成重点目标任务的状况,对工作创新、创业、创优和打基础、利长远的潜绩状况,对存在问题与过失状况以及各方面评价、征求意见情况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,防止简单地以分定考。社会评价要注意评价主体结构的合理性,以服务对象和知情者为主体,增强评价的准确性、科学性,防止出现“印象评价”、“趋利评判”和“以评定考”,避免把干部的精力吸引到拉票上去。第四,加强整体统筹和调控管理,按照公开公平、便捷实用、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的要求,对年终考核的人员组成、时间安排、工作范围、方式方法等,逐年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,完善对省直部门的趋近分类考核制度。第五,强化激励、严明奖惩。要从科学和谐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,合理确定优秀等次比例和奖金额度等差,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被考核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、创造性。
四是建立健全考核结果的运用机制。这是关系考核工作能否具有权威性、保持长效性、体现人本性的关键举措。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和干部工作全程对接、全面结合制度,完善我省考核办法中成果运用的落实程序、运作方法等相关制度,明确建立考核结果入库建档、交接反馈、沟通衔接、结果使用和信息资源共享等制度,使考核结果真正成为推进领导班子建设、进行领导干部选拔使用、培养教育、管理监督、激励约束,班子换届考察、重点研判和干部任用考察的重要依据。要对历年的考核结果进行延伸性消化运用,结合对县(市)区一把手的考核,认真培养和积极发现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。对自觉坚持科学发展、善于领导科学发展,坚持原则、勇于负责,敢抓善管、真抓实干,实绩突出、群众公认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,要认真予以表彰奖励,着力形成注重品行、科学发展、崇尚实干、重视基层、鼓励创新、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。建立完善结果运用、奖优罚劣、与干部使用挂钩的配套机制,防止出现考用“两张皮”、失去考核的权威性。
五是建立健全考核的民主监督机制。这是考核工作坚持与时俱进,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的不竭动力。要扩大考核民主,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,不断优化评价主体,完善评价面与评价链,改进评价方法与手段,把上级评价、职能部门评价、单位内部测评、部门同级互评、“两会”评价、基层评机关和民意调查结合起来,多层次、多渠道、多角度评价班子和干部的功过,增强评价的全面性、准确性;要公开考核工作的内容、标准、程序、方法和结果,增强考核的透明度,把考核政策和标准交给被考核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,合理确定目标任务考核与民意调查、社会评价的分值权重,真实体现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评价权与监督权,以民意的趋向性印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;要十分注意考核的坚定性和原则性,注意排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善于领导考核工作,正确对待考核结果。要建立和完善按照“三位一体”要求推动考核工作的监督机制,加强优良传统和作风养成,落实定期调研考察、征求意见、总结工作、解决突出问题制度,不断吸收新营养、积累新经验、进行新突破、实现新提高,使考核工作置身于干部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中,不断总结完善,提升考核的科学化、民主化、规范化水平。
六是建立健全考核的工作运行机制。这是考核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、效能化、集约化的基本保证。坚持和完善我省年度考核“三位一体”的总体格局,把握和规范“三位一体”考核的内容、范围、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,整合党委、政府、纪检(监察)等各方面的考核力量和信息资源,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对专项指标考核的基础作用,使考核工作与各有关方面的工作成龙配套,与各职能部门协调运作、有机结合、相互促进。加强各级考核机构队伍建设,调研提出考核干部培训教育管理和考核机构队伍建设的统筹性意见,打造一支真正德才兼备、能力突出、作风过硬的专兼职考核工作队伍,为考核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;建立完善各级考核办对面上工作和重点目标任务的检查指导、预警分析、集中研判和有效监控制度,为各级党委(党组)、政府当好参谋;建立和完善年度考核工作运行流程,包括年初对上年度工作考核、当年指标制定下达、考核办法制定完善、工作调研与半年检查、考核结果运用、考核的全程监督、专项指标完成等考核制度,使整个考核工作布局合理、进展有序、高效运行。加强考核工作的信息化建设,提倡运用现代化信息监测监控手段提高考核管理效率。不断调研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,借鉴采用高科技手段,努力提高考核工作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效率。加强考核制度的立法调研与建设,推动考核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、常态化、法制化的轨道。(省考核办 王德民)